合資經營
1978年以來,上汽抓住改革開放機遇,堅定不移率先走上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
率先走上對外開放道路的上海大眾
1978年6月,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引進一條轎車裝配線。上海迅速上報了轎車改造項目方案。
1978年11月9日,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回答上海轎車項目能否合資經營的請示時一錘定音:"可以,不但轎車可以,重型車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轎車項目從引進改為合資,上汽率先對外開放。
1984年9月,國務院批準上海轎車合資經營項目。
上汽歷時6年談判,最終選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作為合資經營伙伴。
1983年4月11日,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儀式。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開業。
2002年4月12日,上海大眾合營合同續約20年,江澤民主席親自出席見證,上汽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
率先與國際水平接軌的上海通用
1995年4月,國務院原則同意上汽建設中高級轎車項目,上汽開始向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進軍。
經過選擇,確定美國通用為中高級轎車項目合作伙伴。
1996年12月,黃菊同志到上汽現場辦公,要求上海通用項目做到"1998年12月出車,1999年春季上市"兩個"后墻不倒"。
1997年3月25日,上汽和通用簽署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合營合同,李鵬總理出席。
1997年6月12日,投入15.2億美元、當時中美最大的合資項目——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17日,上海市一號工程——上海通用建成,創造了23個月建廠出車的"上海速度"。
率先開放的零部件和服務貿易
中國第一家汽車零部件合資企業——1988年9月1日,中外合資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成立,上汽對外合作開始進入零部件領域。
中國第一家汽車中外合資企業——1995年12月25日,與德國博世公司合資的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銷售合資企業——2000年10月19日,中德合資上海上汽大眾銷售總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跨國公司總部企業——2002年1月18日,中美合資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同時成為偉世通公司中國總部,開創中外"一個平臺"發展戰略的先例。
中國第一家汽車服務貿易合資企業——2002年6月,安吉天地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租賃合資企業——2002年12月18日,安吉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專用滾裝碼頭合資企業——2003年12月,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金融合資企業——2004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