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用戶 十六年來銷量保持領先 技術躍遷 向高科技企業全面轉型
上汽全年銷量達546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海外出口均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
自主品牌銷量近286萬輛,在整體銷量中占比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車銷量國內第一,海外銷量連續六年國內居首
全年獲近3000項專利授權,形成萬人級的軟件人才隊伍,投資科技企業中8家已上市
智己汽車、飛凡汽車、L4級Robotaxi、L4級洋山港智能重卡四大戰略項目推進順利
(2022年1月7日,上海)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全年上汽集團整車批發銷量達到546.4萬輛(終端交付超過581萬輛,同比增長5.5%),連續十六年保持國內第一,領先優勢已擴大到近200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海外出口均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更讓人欣喜的是,在電動智能網聯這條“全新賽道”,上汽創新業務正在不斷加快沖刺,并率先在多個領域實現領跑: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銷售285.7萬輛(其中榮威和MG品牌合計銷量約80萬輛),在總銷量中占比達到52.3%,首次超過50%;新能源汽車熱銷73.3萬輛,同比增長128.9%,位居國內第一,在歐洲、澳新等發達國家市場上,自主品牌MG和MAXUS新能源車銷量超過5萬輛;海外市場銷售69.7萬輛(其中出口59.8萬輛,海外基地產銷9.9萬輛),同比增長78.9%,連續六年奪得國內車企榜首,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形成歐洲、澳新、美洲、中東、東盟、南亞六個“五萬輛級”區域市場,其中“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MG品牌海外銷量達到36萬輛,在全球17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前十;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智己汽車,首款產品“性能旗艦真智能轎車”智己L7完成批量下線;成立“用戶導向的數據驅動型科技公司”飛凡汽車,加快開拓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上汽享道L4級Robotaxi在上海和蘇州批量落地;“5G+L4”洋山港智能重卡完成4萬個標箱年度運輸任務,AIV集裝箱智能轉運車實現商業化運營;成立商用車智能駕駛科創公司友道智途,聚焦港口、廠區和干線物流等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產品;聯創電子智能轉向系統(iEPS)、智能制動系統(iBS)、智能駕駛決策控制系統(iECU)、智能車載網聯終端系統(iBOX)、智能輪胎安全系統(iWS)、智能控制系統(iCS)“6i”智能駕駛核心部件實現產業化落地,并在智能底盤方面加大攻關力度;加快推進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已經明確相關核心芯片的國產化策略,共推進75款芯片完成國產化開發進入整車量產應用;中海庭高精電子地圖,成為首個獲得國家自然資源部批準的商用產品。
樹立技術優勢,向用戶型高科技企業全面轉型
新能源、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革命性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擁有百余年發展歷史的汽車,迎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巨大契機。車輛將真正成為移動的智能終端,并具備“云管端”一體化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十四五期間上汽集團將在智能電動等創新領域投入3000億元,全力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全面向高科技企業轉型。2021年,上汽在創新領域投資超過600億元,近3000項專利獲得授權,形成萬人級的軟件人才隊伍。
瞄準用戶關鍵痛點,加快升級新能源技術。瞄準好電動車用戶“安全焦慮、充電焦慮和經濟性”三大關鍵痛點,零熱失控、高性價比、可快充、可快換、可升級的上汽新一代動力電池系統,已于近期正式投產。未來,上汽還將全力攻關長續航能力、多能量梯度、多驅動系統的系列化“三電系統”,著力做強可升級、可拓展、可快換的新一代電動車平臺。2025年,上汽將正式推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面向商業應用的固態鋰電池,技術全球領先。
發力軟件定義汽車,自研全域核心軟件。以“軟件定義汽車”為目標,上汽在業內率先對軟件開發、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網絡安全五大中心進行全面布局,已經初步建立了數字化的軟件技術體系能力基礎。未來,上汽將通過全域核心軟件自研,加強對SOA軟件平臺和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等智能汽車的“大腦和靈魂”的自主掌控,全力打造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擁有海量應用軟件、千人千面體驗、貼心入微服務的“軟件汽車”。
培育20家“科創小巨人”,借力資本市場加快創新步伐。目前,上汽已培育形成捷氫科技、智己汽車、飛凡汽車、零束科技、友道智途、賽可智能、聯創電子等20家“科創小巨人”,通過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并將積極借助資本市場,推進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近期,捷氫科技推出了全新的捷氫啟源系列燃料電池系統,電堆功率、電堆功率密度、系統功率等核心技術指標,對標以豐田為代表的全球頂尖水平。目前,捷氫科技已啟動分拆,將成為上汽旗下第一家實現上市的“科創小巨人”。
積極推進產業投資,為創新強力“賦能”。近年來,上汽積極以產業投資賦能技術創新,并于今年首創“產投聯動、上下聯動、內外聯動”的戰略直投業務模式,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戰略領域,不斷加大在創新領域的直接投資力度,投資對象包括寧德時代、地平線、清陶科技、Momenta等眾多明星企業。僅在2021年,上汽集團投資企業中就有信安世紀、京東物流、長遠鋰科、珠海冠宇、中自科技、巨一科技、東芯股份、光庭信息8家成功上市,涵蓋芯片、新能源、網絡安全、物聯網等多個關鍵技術方向。截至目前,上汽集團一級市場投資業務資產規模已達420億元,在國內汽車集團乃至產業集團中名列前茅。
聚焦可持續發展,合資企業培育發展新動能。上汽大眾ID.4 X、ID.6 X、ID.3 “家族系列”電動車三箭連發,為消費者帶來“放心之選 ”與“實用科技”,上市以來每月銷量連創新高,目前已經逼近萬輛大關。上汽通用引入Ultium奧特能電動車平臺,帶來靈活、智能、安全的電動化解決方案,首款量產車型凱迪拉克純電中大型SUV LYRIQ以兼具豪華、智能、安全的產品實力正式開啟預售。上汽通用五菱創新打造GSEV全球小型純電動汽車架構平臺,積極開拓小型新能源車藍海市場,相關產品累計銷量超過75萬輛。
共創智能汽車生態,探索共贏共享發展。2021年4月,上汽牽頭舉辦全球首個汽車SOA開發者大會——上汽零束SOA平臺開發者大會。上汽與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頭部科技互聯網企業在內的數十家生態伙伴達成一致共識,將持續圍繞智能網聯、網絡安全、5G賦能、汽車芯片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并分享軟硬件底座、出行場景,攜手共創智能汽車生態,探索實現共贏共享發展。目前,零束SOA平臺開發者已經突破4000人,上汽與騰訊、OPPO、中興通訊、地平線等生態伙伴的相關合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打造發展勝勢,四大戰略項目加快創新技術產業化落地
我國汽車產業正進入發展動能的“升級轉換期”,存在高端化、個性化、場景化等結構性機遇。上汽以智能電動汽車為主要載體,圍繞智己汽車、飛凡汽車、L4級Robotaxi、5G+L4洋山港智能重卡等重點項目,積極推進創新技術不斷落地,加快推動技術優勢向發展勝勢轉化。
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智己汽車,首款產品“性能旗艦真智能轎車”智己L7實現批量下線。著眼于底層創新的智己L7,帶來了業內首創的四大全新產品架構:高端純電架構提供先進的四輪轉向和四輪驅動,讓百萬性能唾手可得;全新一代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承載521個功能,支持整車深度OTA,沉浸式座艙體驗不斷刷新;SOA原子化軟件架構從底層打破了各功能之間的界限,無界融合,帶來場景式的智能交互體驗;IM AD智能駕駛系統則為用戶帶來“最像人”的智能駕駛體驗。
“用戶導向的數據驅動型科技公司”飛凡汽車,在2021年廣州車展上推出“智慧新物種”飛凡汽車R7,將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交付。R7將搭載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PP-CEM™,即點云融合的超級環境模型算法,構建融合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5G-V2X、高精地圖、視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六重融合式”感知體系,具備全天候、超視距、多維度的感知能力,將智能駕駛的技術能級與安全性提升至全新高度。
上汽享道Robotaxi,已于2021年在上海和蘇州成功落地,搭載自研“軟硬一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實現“成熟出行運營經驗”與“領先自動駕駛技術”的有機結合。一方面,自主計算平臺提供超過600TOPS強大算力支持,“視覺+雷達”的解決方案能夠獨立完成3D感知,確保傳感器多重冗余。另一方面,全流程數據驅動的算法,以及高效的閉環自動化仿真工具鏈,在確保數據和網絡安全的前提下,打通量產整車與Robotaxi自動駕駛數據傳輸與技術融合,為L4自動駕駛提供海量數據支持,助力自動駕駛技術快速迭代。Robotaxi還采用了上汽自研的iEPS冗余線控底盤產品,提升車輛操控精度的同時,雙通路冗余備份,進一步提升安全等級。2022年,上汽Robotaxi計劃登陸深圳。2025年,上汽將實現L4級智能駕駛汽車批量投產,并組建商業化Robotaxi車隊,定義共享出行新業態,實現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
上汽“5G+L4”智能駕駛重卡,融合了AI人工智能、5G、V2X車聯通訊等先進技術,成功實現在洋山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厘米級定位、精確停車、與自動化港機設備的交互以及行業唯一“一拖四”編隊行駛,為港口運輸客戶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的集裝箱轉運方案。2021年年底,上汽智能駕駛重卡累計測試里程已突破200萬公里,累計完成轉運集裝箱6.1萬個,達到國際商用車行業領先水平。2022年,上汽智能駕駛重卡將減少車內安全員,計劃轉運十萬個集裝箱。
展望未來,上汽將牢牢把握“以用戶為中心”,全面發力“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的新一代電動智能汽車,加快向技術升級化、業務全球化、品牌高檔化、體驗極致化的用戶型高科技企業轉型,為廣大用戶打造更貼心的服務和產品,為中國汽車行業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